2024, (8): 7-1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6.00110.19483/j.cnki.11-4653/n.2024.08.001
Abstract:
2021, (5): 58-6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05.017
摘要: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短視頻模式逐漸成為人們碎片化信息獲取的主要來源渠道。而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一直在受眾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與科學性,是人們了解國家政策、關注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媒體要深入剖析短視頻的優勢,充分發展新聞媒體與短視頻的黏合度,宣揚正確價值觀,引領社會輿論導向,不斷創新發展形式,與時俱進地改革廣播電視媒體新聞生產模式,探究廣播電視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短視頻融合傳播策略,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媒體新聞類節目的傳播發展。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短視頻模式逐漸成為人們碎片化信息獲取的主要來源渠道。而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一直在受眾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與科學性,是人們了解國家政策、關注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媒體要深入剖析短視頻的優勢,充分發展新聞媒體與短視頻的黏合度,宣揚正確價值觀,引領社會輿論導向,不斷創新發展形式,與時俱進地改革廣播電視媒體新聞生產模式,探究廣播電視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短視頻融合傳播策略,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媒體新聞類節目的傳播發展。
2021, (5): 111-11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05.035
摘要:
短視頻在近幾年以較快的速度發展成熟著,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媒介傳播模式和形態。許多官方主流媒體機構審時度勢,通過開通抖音短視頻賬號,參與新媒體運營等方式豐富傳播渠道,提升對輿論的把控與引導。本文主要以抖音短視頻 App 內的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為切入點,通過對現階段短視頻新聞及抖音短視頻內容生產的基本特征、優勢所在、不足之處等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究短視頻整體行業的新聞作品生產、傳播情況,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議和可行性參考。
短視頻在近幾年以較快的速度發展成熟著,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媒介傳播模式和形態。許多官方主流媒體機構審時度勢,通過開通抖音短視頻賬號,參與新媒體運營等方式豐富傳播渠道,提升對輿論的把控與引導。本文主要以抖音短視頻 App 內的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為切入點,通過對現階段短視頻新聞及抖音短視頻內容生產的基本特征、優勢所在、不足之處等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究短視頻整體行業的新聞作品生產、傳播情況,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議和可行性參考。
2022, (1): 7-1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1.001
摘要: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持續增大,“網對網”的交流模式逐漸成為人際溝通的日常景觀。元宇宙概念在此過程中漸成熱點,并在 Facebook 改名 Meta 之后獲得全球廣泛關注。元宇宙概念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技術發展的長期驅動之下生成的。本文將立足于元宇宙概念產生的技術條件與現實動因,站在概念界定、發展邏輯與風險隱憂三個方面,具體解析元宇宙的實質內涵與未來發展,以期澄清元宇宙發展中存在的癥結、誤解。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持續增大,“網對網”的交流模式逐漸成為人際溝通的日常景觀。元宇宙概念在此過程中漸成熱點,并在 Facebook 改名 Meta 之后獲得全球廣泛關注。元宇宙概念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技術發展的長期驅動之下生成的。本文將立足于元宇宙概念產生的技術條件與現實動因,站在概念界定、發展邏輯與風險隱憂三個方面,具體解析元宇宙的實質內涵與未來發展,以期澄清元宇宙發展中存在的癥結、誤解。
2021, (4): 52-5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04.011
摘要:
當前短視頻平臺吸引了一大批“網紅”,“洋網紅”群體也逐漸走入大眾視野。這些“洋網紅”群體通過短視頻搭建起溝通中外文化的橋梁,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構建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本文首先梳理“洋網紅”的特征和走紅原因,而后對抖音短視頻平臺上 11 個人氣“洋網紅”賬號的內容進行分析,探究“洋網紅”短視頻內容特征以及對跨文化傳播的影響,并提出相關對策,促進洋網紅群體未來在短視頻平臺的良性發展。
當前短視頻平臺吸引了一大批“網紅”,“洋網紅”群體也逐漸走入大眾視野。這些“洋網紅”群體通過短視頻搭建起溝通中外文化的橋梁,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構建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本文首先梳理“洋網紅”的特征和走紅原因,而后對抖音短視頻平臺上 11 個人氣“洋網紅”賬號的內容進行分析,探究“洋網紅”短視頻內容特征以及對跨文化傳播的影響,并提出相關對策,促進洋網紅群體未來在短視頻平臺的良性發展。
2022, (8): 7-1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8.001
摘要:
為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符合國家和行業監管要求,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對用戶內容生產審核需求更加迫切。本文通過分析短視頻平臺內容審核現狀及現存問題,提出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內容安全審核創新的一些探索辦法,以期為短視頻內容生態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為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符合國家和行業監管要求,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對用戶內容生產審核需求更加迫切。本文通過分析短視頻平臺內容審核現狀及現存問題,提出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內容安全審核創新的一些探索辦法,以期為短視頻內容生態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2021, (8): 68-7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08.019
摘要:
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形成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新媒體技術,尤其傳統媒體轉型發展中,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根植傳統文化,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2021 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以全新的藝術形式為觀眾展現出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分利用移動優先、融合傳播、互聯互通和高新視頻技術,立足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堅持“內容為王”,凸顯了舞臺舞美布局的層次和空間的變化,技術賦能實現了虛擬場景與現實舞臺的完美結合,運用全新的表達方式和技術手段進行包裝,為觀眾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帶動文化尋根熱潮,弘揚了中原文化,堅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形成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新媒體技術,尤其傳統媒體轉型發展中,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根植傳統文化,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2021 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以全新的藝術形式為觀眾展現出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分利用移動優先、融合傳播、互聯互通和高新視頻技術,立足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堅持“內容為王”,凸顯了舞臺舞美布局的層次和空間的變化,技術賦能實現了虛擬場景與現實舞臺的完美結合,運用全新的表達方式和技術手段進行包裝,為觀眾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帶動文化尋根熱潮,弘揚了中原文化,堅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2021, (6): 53-5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06.014
摘要:
智媒時代下,5G、VR、大數據等技術的賦能重構了短視頻的傳播路徑。交互傳播、時空重塑優化了消費體驗,打造了與用戶更為適配的場景網絡。內容的深耕與用戶的分層構建了傳受雙方的互動儀式鏈,在技術的牽引下,短視頻制作者將視點從內容輸出轉向情感探索,在趨于飽和的市場中迎來了從“競速”到“求質”的拐點。本文將分別從場景的功能創造、符號的互動對話、情感的表達擴散三個維度,具體剖析移動短視頻的互動儀式鏈的構建路徑,探尋背后的消費邏輯與情感紋理。
智媒時代下,5G、VR、大數據等技術的賦能重構了短視頻的傳播路徑。交互傳播、時空重塑優化了消費體驗,打造了與用戶更為適配的場景網絡。內容的深耕與用戶的分層構建了傳受雙方的互動儀式鏈,在技術的牽引下,短視頻制作者將視點從內容輸出轉向情感探索,在趨于飽和的市場中迎來了從“競速”到“求質”的拐點。本文將分別從場景的功能創造、符號的互動對話、情感的表達擴散三個維度,具體剖析移動短視頻的互動儀式鏈的構建路徑,探尋背后的消費邏輯與情感紋理。
2022, (2): 7-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2.001
摘要:
技術與社會的繁榮與“再組織”使“元宇宙”概念破壁而出,人們正以此為基點創造一個劃時代的數字文明,即數據、人、關系共同構成的未來世界圖景。在元宇宙所營造的媒介環境下,人的自我認同完成了由“符號”到“身份”、 由“視聽”到“感知”、由“情景”到“社會”的轉化。作為第三媒介時代的代表,元宇宙在完成媒介感知的“反向進化”之余,也導致了人的“生存危機”,因此對人在元宇宙中的沉浸式媒介化生存也需辯證看待。
技術與社會的繁榮與“再組織”使“元宇宙”概念破壁而出,人們正以此為基點創造一個劃時代的數字文明,即數據、人、關系共同構成的未來世界圖景。在元宇宙所營造的媒介環境下,人的自我認同完成了由“符號”到“身份”、 由“視聽”到“感知”、由“情景”到“社會”的轉化。作為第三媒介時代的代表,元宇宙在完成媒介感知的“反向進化”之余,也導致了人的“生存危機”,因此對人在元宇宙中的沉浸式媒介化生存也需辯證看待。
2021, (5): 86-8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1.05.027
摘要:
互聯網的發展普及,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發展土壤,近年來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快速普及,使新媒體發展到了新的高度。與此同時,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面臨嚴峻挑戰,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以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在融媒體時代,要想整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實現內容兼容、資源互通以及宣傳共融,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和融合能力,以契合融媒體時代特征。本文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進行簡要闡述,分析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優劣勢,并具體探討提升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的策略。
互聯網的發展普及,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發展土壤,近年來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快速普及,使新媒體發展到了新的高度。與此同時,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面臨嚴峻挑戰,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以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在融媒體時代,要想整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實現內容兼容、資源互通以及宣傳共融,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和融合能力,以契合融媒體時代特征。本文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進行簡要闡述,分析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優劣勢,并具體探討提升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