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4人工智能出版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以“數實融合·智領未來”為主題,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版權協會、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編輯學會、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聯袂指導,數字出版智能服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辦,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協辦,數傳集團承辦。全國300多家出版單位領導及代表參會,共探新形勢下出版融合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共謀出版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具體路徑,展望新發展格局下的出版業態未來之路。
會議現場
人工智能時代出版業發展 需融合創新與版權治理共行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中國出版協會書記、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楊真發表開幕致辭。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強調,出版融合應追求高質量發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創作不僅要滿足社會需求,也要追求經濟效益。他進一步指出,編輯人員應迅速掌握和應用AI技術,以優化出版和編輯流程,進而提升競爭力。同時,必須高度重視著作權和數據使用的合規性,遵循法律法規,保護各方權益。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
“AIGC的快速發展,使得編輯工作的方式和內容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身處這一時代的編輯,必須錘煉多種素養,以便更自如地融入新技術環境”,在郝振省看來,人工智能時代編輯應具備的能力包括對新技術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信息的甄別和整合能力、產品內容的策劃能力以及為讀者的服務能力。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
王利明談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點。他認為,首先,出版同仁應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其次,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肩負文化使命;再次,要持續加強對新興技術的應用創新;最后,應加強高素質編輯人才的培育。
中國出版協會書記、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
在楊真看來,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對傳統的出版模式產生深遠影響,這啟示出版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積極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出版。他指出,人工智能對出版業帶來的賦能與革新具體體現在內容生產的創新、翻譯校對流程的革新、營銷手段的豐富以及出版流程的優化四個方面。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楊真
AIGC系列產品重磅發布 重塑傳統出版流程
會上,數傳集團執行總裁施其明重磅發布了數傳集團最新推出的AIGC產品——AI編輯工作室以及RAYS出版融合云平臺7.0版本。數傳集團是一家專注出版業智能化轉型服務商,是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企業、2024全國成長性文化企業,每年服務于全國300多家出版單位,幫助百億冊傳統紙書實現了向具有線上資源服務的“現代紙書”轉型,帶動出版業實現超150億增值收益。
數傳集團執行總裁進行AIGC產品發布
此次發布的AIGC系列產品,基于數傳集團推出的首個針對出版領域的大模型BOOKSGPT,這些產品將深度融入出版的全流程當中,幫助出版業提質、降本、增效。
其中,“AI編輯工作室”包含了AI選題策劃編輯、AI作者、AI畫師、AI審校團隊等在內的15個AI編輯,完整覆蓋從選題策劃、內容生產、編審校、圖書營銷等業務場景。目前,AI編輯工作室的AI編輯們已在多家出版單位“履職上崗”。RAYS7.0版本則是在此前RAYS出版融合云平臺的重大升級,該平臺不僅是貫穿出版全產業鏈的出版數字資源聚合服務平臺,也是面向匹配在傳統圖書上的數字資源策劃、生產、發布、銷售、服務全鏈條的軟件工具。RAYS7.0的最大突破在于“書小二”數字人的推出,它匹配在圖書上,不僅能從多維度、深度講解圖書及圖書相關內容,還能主動觸達讀者,提供精準、高效、個性化服務,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會議期間,數傳集團與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吉林出版集團、內蒙古出版集團,濟南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華僑出版社、崇文書局、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安徽美術出版社等出版集團、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探尋“現代紙書”、元宇宙、AIGC發展新路徑。
同期,數傳集團還聯合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等多家專業機構進行數字資產聯盟戰略合作簽約,旨在幫助出版單位實現數據資產入表和登記高效、數據資產交易便捷及場景豐富等多元化服務,共同打造出版融合產業數據資產管理的良好生態。
四大前沿議題 深度破解行業痛點問題
隨后,會議圍繞“‘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的出版業生態重構”“新質生產力下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全產業鏈的跨界與深度融合——出版業態新使命”“科技創新助力出版業轉型升級”四大議題,密集輸出可借鑒的思想觀點,破解行業痛點難題。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局長欒國棟,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李弘,數字出版智能服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主任、數傳集團董事長劉永堅等領導和專家圍繞以上議題發表主旨演講。
其中,欒國棟談到,出版業生態重構涉及對產業結構、業務流程、服務模式、產品創新、技術應用和人才培養的全面系統調整與優化。這一過程要求出版企業要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市場化改革,強化編輯人才隊伍,并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生產流程和文化產品服務的數字化水平。
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局長欒國棟
李弘在“‘十四五’時期出版與AIGC的融合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中闡述了技術與出版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同時他強調,當前出版業正面臨著數據資產管理和版權管理創新等嚴峻挑戰。他呼吁業界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積極應對這些挑戰,共同推動出版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李弘
劉永堅首先詳細分析了“十四五”期間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環境,并結合數傳集團在出版融合領域的實踐,談到了人工智能對出版流程的創新,包括推動融合出版從“相融”到“深融”,實現生產模式融合的轉變;從生產到服務,實現出版業的業界形態再定位;從教育到文旅等領域,實現“出版+”的跨領域戰略協同;實現國內外市場互促,形成雙循環機制。
“人工智能毫無疑問就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技術代表,是出版業轉型升級必須關注、接觸和嘗試應用的新興領域,是出版機構搶占數字時代出版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關鍵。”劉永堅稱。
數傳集團董事長劉永堅
此后,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少峰,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執行董事(社長)、黨委書記、總編輯宋強,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童力軍,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張學鋒,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肖星,數傳集團高級財務總監孫莉等領導、專家、學者也先后圍繞人工智能、數字人、數字資產要素等其他各項議題展開深度討論。
高峰圓桌論壇 探尋人工智能驅動的出版新實踐
會上,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編委會主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總編輯丁以繡,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龍,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團總編輯蔣婷,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蘇克治,浙江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金更達,數傳集團常務副總裁溫亞莉圍繞“新質生產力下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深度探討出版業在AIGC領域的“新”實踐等。
圓桌論壇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張鵬,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副秘書長宋海濤,遼寧教育學院愛德傳媒集團總編輯王曉虹,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遼寧省版權保護協會副會長楊志堅,數傳集團副總裁陳旻麒圍繞“全產業鏈的跨界與深度融合——出版業態新使命”展開圓桌討論,深度聚焦未來一年出版業的新變化,出版業態新使命的關鍵詞。
圓桌論壇
專家智庫啟動 出版融合大賽年度頒獎同期舉行
由數字出版智能服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牽頭成立的“出版融合發展專家智庫啟動儀式”在會上同步舉行。智庫旨在凝聚出版業最廣泛力量,匯集全行業智慧,為出版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專業知識與決策支持。建設初期,專家智庫包括“特聘專家”“高級研究員”“行業專家”。數字出版智能服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白立華表示,期望有更多專家加入專家智庫中,為出版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凝心聚力。
出版融合發展專家智庫正式成立
同時,第五屆出版融合技術·編輯創新大賽在會上舉辦了頒獎典禮,5個編輯(團隊)獲得出版融合·年度數智作品獎,61家出版單位獲得出版融合·年度組織獎。
第五屆出版融合技術·編輯創新大賽頒獎
來源:鳳凰新聞